今年,作為北京單體面積最大的家居賣場,城外誠家居廣場著實大變樣,繼國際館和古典館開業之后,面積擴充了1倍多、達4.5萬平方米的建材館也全新亮相,其不僅在規模和檔次上實現了質變,更在產品結構和區域劃分等方面日臻合理和完善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在家居市場普遍不景氣的當下,其建材館得到了品牌商戶的大力追捧,用“一鋪難求”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。城外誠為什么能讓商戶如此青睞?升級后的建材館有哪些變化?將給消費者帶來怎樣的消費體驗?帶著這些問題,記者日前采訪了城外誠副總經理劉洋。
在家居行業浸潤了15年的劉洋是行業內少有的能將實戰與理論完美結合的管理者。在工作中,她既有女性的細致、專注,也有“女漢子”雷厲風行、果敢創新的一面。由她主導的“爆破營銷”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銷售奇跡,并為城外誠打造出一支“來之能戰、戰之能勝”的營銷團隊。“毋庸諱言,城外誠是唯一一家逆市上調租金的家居賣場。”劉洋告訴記者,“全新改造的建材館面積從原來的2萬多平方米擴展到4.5萬平方米,平均租金上漲了10%,可是仍然一鋪難求。”之所以如此,除了城外誠的品牌效應外,離不開劉洋領導下的營銷團隊與商家榮辱與共、風險共擔的管理方式。
據劉洋介紹,與一般家居賣場采取租賃制、對商戶經營狀況過問甚少不同,城外誠商戶經營狀況的好壞與賣場相關管理人員密切相關。商戶會與城外誠結成營銷同盟體,城外誠將在履行管理職能的同時,注重服務于商戶,與商戶進行聯合營銷、精準營銷,并讓賣場各區域經理直接與區域的銷售業績掛勾。記者在劉洋的微信群中看到,各賣場經理實時對賣場的情況進行跟蹤、匯報,對商戶及消費者實行首問負責制,做到及時處理、反饋、回訪。
面對家居行業日益慘烈的競爭,各大品牌使出渾身解數創意營銷方案,然而收到的實際效果卻很少。劉洋是城外誠爆破營銷的創意者與主導者,舉辦一次活動的銷售額動輒過億元。為了幫助商戶從銷售終端強化管理、鍛煉團隊、提高業績,劉洋將實戰經驗加以濃縮,親自擔綱講師、制作課件,為商戶進行一系列的全方位培訓。除了對商戶一線銷售員進行培訓外,她還針對商戶店長、中層、高層分別打造了實戰式營銷訓練營,從引客、出單、方案設計、全線落地等方面入手,教商戶如何把營銷做到實處,以全新的培訓+爆破模式,助力商戶在銷售方面取得佳績。
劉洋表示:“商戶的利益就是我們的利益,商戶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。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服務理念,才讓城外誠建材新館在一周內就完成了招租。”
據劉洋介紹,在硬件方面,新建材館由原來經營面積2萬平方米的單層展館升級為近5萬平方米的四層展館,同時投入2000多萬元對公共區域進行裝修改造,不僅加強了照明,還設置了LED墻。在這里,每個商戶的店面都注重增添消費者體驗元素,如有軟裝館、養生房,為消費者準備飲水機、尺子、鉛筆等,未來還將實現賣場WiFi全覆蓋。
新建材館堅持中高端定位,在淘汰部分品牌的同時,注重引進一線品牌,從360家商戶擴充到420戶。與此同時,眾多知名品牌也擴大了自己的經營面積,例如,TATA木門由原來的50平方米擴展到200平方米,墻酷軟裝館的面積達600平方米。此外,諾貝爾、馬可波羅、冠軍、冠珠、漢斯格雅、科勒、凱撒木門、益圓木門、頂固、史丹利等品牌紛紛在此設立了旗艦店。
在軟件方面,新建材館對服務進行了升級。對商戶,城外誠始終堅持“一切為商戶服務的原則”,賣場除了會定期組織促銷活動外,還免費為商戶提供策劃、宣傳等多項無償服務。與此同時,城外誠向消費者承諾對售出的商品負全責,為此其設立了專項經費用于處理消費糾紛,實行首問負責制,有專人對消費的投訴進行跟蹤、處理和回訪。
記者走進城外誠煥然一新的建材館發現,裝修完成不到1個月的建材館絲毫沒有其他家居賣場常聞到的刺鼻氣味。劉洋自豪地表示:“這體現出新建材館在環保方面的嚴格要求,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,建材館要求所有入駐的產品都要提供8個證,即品牌授權證、商標許可證、產品生產證可證、檢測報告等,除了每三個季度進行一次大抽檢外,賣場還會隨時對產品進行抽檢。”
做事追求效率的劉洋已經把近期工作安排得滿滿當當:新建材館將于11月8日舉辦開業大酬賓,所有商戶將集體發力,每家都會推出價格低至1元的商品,在尾貨出清的同時,新品將以北京市場最低價銷售;12月6日,新建材館將啟動年底收官的爆破營銷。春節前,其還將啟動新一輪營銷培訓,扎扎實實地把聯合營銷落到實處。“從業15年來,我只干了一件事,也只求做好一件事,就是把營銷做到位,把分內的事做到極致。”面對取得的一系列佳績,劉洋謙虛地告訴記者,她只給管理打60分,“剛剛及格而已。明年是城外誠的績效管理年,我們要向管理要效益,深挖潛力,再創輝煌。” 孫蔚